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開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新征程
尹 蔚 民
(2017年12月28日)
這次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組織部長會議部署,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工作,分析面臨形勢,研究部署任務,安排明年重點工作,動員全系統繼續奮斗,開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新征程。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砥礪奮進、攻堅克難,黨的十八大以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五年來,我們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上下一心、砥礪奮進,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部署,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取得新成就。
(一)促進就業創業工作成效突出。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第一位的工作,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推動就業狀況持續改善,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就業局勢穩中向好。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過65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調查失業率保持在較低水平,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均在90%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去產能職工得到多渠道安置。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失業保險防失業、促就業作用有效發揮。中國特色積極就業政策體系不斷豐富完善,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就業工作取得的成就,成為民生改善的堅實基礎、經濟發展的基本支撐、社會穩定的“壓艙石”。我國的就業表現在全球名列前茅,新創造就業崗位規模舉世矚目,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二)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制度,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建立大病保險制度,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超過9億人,全民醫;緦崿F,制度公平性顯著增強;緦崿F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超過10.7億人,更好滿足了群眾需求。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積極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規模持續擴大,累計結余7.4萬億元。制定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總體方案,啟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穩步提高保障水平,進一步健全待遇調整機制,不斷完善基金監管機制,推進制度可持續運行。社會保障工作的不斷推進,對于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增進人民福祉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我國在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上取得顯著成就,建成世界上覆蓋人數最多的社會保障網,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認可。
(三)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出臺加強新形勢下引進外國人才工作的意見,制定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意見,全面深化職業資格制度改革,減少434項職業資格,加強人才激勵表彰,創新人才引進政策,人才評價激勵引進機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超過2.3億人,引進外國高層次人才300多萬人次,人才隊伍素質和結構明顯改善。人才工作的扎實推進,進一步激發各類人才創造活力,有力地助推了經濟社會發展。
(四)人事管理科學化水平明顯提升。公務員分類改革破冰前行、穩步推進。試點建立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突破職務晉升“天花板”,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公務員考錄、公開遴選100萬人,年均培訓500萬人,隊伍能力和作風建設不斷加強。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頒布施行,靈活用人機制初顯成效。中國特色退役軍官安置制度建設積極推進,25.6萬名軍轉干部得到妥善安置,企業軍轉干部保持總體穩定。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打造了一支履行公共管理服務職能的堅強骨干力量。
(五)工資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企業自主分配、平等協商確定的工資決定和增長機制初步形成,最低工資制度進一步健全,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分類改革試點穩步推進,基本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建立實施,津貼補貼制度逐步完善。工資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促進了工資收入差距的逐步縮小,分配結構不斷改善,分配秩序趨于規范。
(六)中國特色勞動關系不斷創新發展。勞動合同制度全面實行,集體協商積極穩妥推進,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逐步完善,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和勞動保障監察效能建設持續加強,違法案件、突發事件總量均呈下降態勢。建立健全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長效機制,持續推進專項整治,拖欠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中國特色勞動關系的創新發展,有效維護了勞動者權益,保持了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理念、發展方式、治理機制不斷改革創新、轉型完善,逐步從多點突破到全面發力、縱深推進,形成了布局合理、體系健全、運行有序的科學治理架構。五年的改革是突破性的、進展是全方位的、成就是歷史性的,解決了不少重大問題,破解了許多突出難題,辦成了許多大事,群眾的獲得感顯著增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展現出旺盛的活力、不竭的動力、強大的助力,社會影響日益廣泛而深刻,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升,實現了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同頻共振,為黨和國家事業開創性的歷史性變革做出了積極貢獻
五年來,系統上下不斷探索實踐,在點滴積累中厚植發展優勢,在堅持完善中升華對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以下七個方面體會尤為彌足珍貴。
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定自覺地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更好地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進一步堅定正確政治方向,提升了工作的政治價值。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我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不懈追求,堅持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發展中不斷提升人力資源價值,促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必須堅持改革創新。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強烈的責任擔當,蹄疾步穩抓好改革落實落地,破除一個個體制機制弊端,一批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的關鍵改革邁出重要步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改革的主體框架基本確立,為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奠定堅實基礎,保持了事業發展的蓬勃活力。
必須不斷探索規律。我們提出增進民生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的根本任務,認真履行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參與者、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管的重要執行者、公共服務的重要提供者、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維護者的基本職責,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六大業務板塊的合理布局,樹立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等價值理念,明確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等科學方法,注重依法行政、規劃引領,推動事業發展更加科學、更高質量、更可持續。
必須提升服務能力。我們順應信息技術發展時代潮流,堅持服務對象、服務網絡、服務功能全覆蓋,加強協同聯動,優化再造工作流程和服務模式,提升信息化水平,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改進窗口單位作風,不斷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讓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
必須強化底線思維。在經濟領域風險向社會領域傳導趨勢明顯的情況下,我們不斷加強矛盾隱患治理,切實防范化解風險,推進事業持續平穩發展,沒有因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的問題影響和干擾大局,為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應有貢獻。
必須全面從嚴治黨。我們把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貫穿內部建設全過程,認真落實黨建主體責任,全面提升機關黨建科學化水平,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增強干部隊伍能力素質,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為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
二、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明確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九大一個重大歷史貢獻,就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黨章,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新時代偉大實踐提供了行動指南,是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根本遵循。
網站備案:隴ICP備16003251號-2
服務熱線
0936-8866455